新闻中心 News 分类>>
2025户外运动谁会是新宠这项源于攀岩的“平新葡萄娱乐衡术”有机会吗?
扁带运动,起源于攀岩者的游戏,如今逐渐发展成一项独立运动,吸引年轻人参与。
2.目前国内高空扁带运动者只有二三十人,低空扁带运动者有几千人的规模,整体来看,扁带运动处于极其小众的状态。
3.扁带运动具有独特的技巧性和挑战性,满足人们对自我突破的需求,同时具备一定的表演性和观赏性。
4.然而,扁带运动在国内普及程度低,商业机构规模普遍较小,面临诸多挑战。
5.为推动扁带运动发展,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,提供安全可靠的培训和指导服务,降低运动风险,同时提升知名度和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。
一根长20多米,宽20-50毫米,具有一定弹性的尼龙扁带,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棵树上,运动者们相继站在上面,以行走、跳跃、空翻等各式动作行进,引得围观人群纷纷叫好。
当时间来到2025年,在户外运动的广阔天地里,原本起源于攀岩者在露营地打发时间的一项游戏——扁带运动,正以独特的姿态崭露头角,成为一项独立运动走向大众视野。
不止上海徐汇滨江公园,如果打开小红书等社交平台,关于“扁带运动”的内容可刷出成几百条。不过,深入了解扁带运动之后,从目前的发展来看,新葡萄娱乐平台它暂时还很难像此前其他户外运动一样突然走红。95后扁带运动玩家李良鹏告诉懒熊体育,目前国内高空扁带运动者只有二三十人,低空扁带运动者有几千人的规模。整体来看,扁带运动处于极其小众的状态。
扁带运动(Slackline),是指行走于固定在两点之间的扁带之上,达到保持身体平衡,甚至完成各种技巧动作的一项新兴户外运动。
一根宽20-50毫米,具有一定弹性的尼龙扁带,绷紧后在中间施加重力,会使扁带变形,从而增加了运动者行走的难度和趣味性。
扁带运动有低空扁带和高空扁带两种。在小红书上搜索“扁带运动”,可以看到不少玩家分享自己在扁带上行走、跳跃、旋转的精彩瞬间,有的展示在高山之巅挑战高空扁带的惊险刺激,有的分享在公园草地进行低空扁带练习的日常。
95后扁带运动玩家李良鹏对懒熊体育介绍,在国内,低空扁带专业比赛一般用25-30米长的扁带,两端固定的位置距离地面大概八九公分的高度。如果扁带下面做了气垫等防护措施,那就会固定得稍微高一点。
按照大多数玩家们的话说,别看扁带运动对场地要求相对较低,与其他户外运动相比,不需要大片水域或特定的露营场地,只要有两个固定点,无论是公园的树木之间、室内场馆,还是高山峡谷,都能开展。但不代表这项运动就简单,反而它的难度系数超越了很多户外运动。
“一开始因为在扁带上站都站不起来,而不得不放弃。”在新西兰从事广告、数字营销工作的刘衍瑾对懒熊体育说,自2019年接触扁带运动至今,自己已玩了五年之久,一开始他在新西兰接触时,彻底被这项运动给难住了。
李良鹏对懒熊体育说,通常零基础的人,每周玩个两三次,一个月下来可以在扁带上走10米,但跑不起来。
然而正如《扁带:人生平衡术》所说,没有什么运动能像走扁带一样,将你带回人生最初状态:摇晃着站起来,蹒跚地向前走,每迈出一小步,都获得至大成就。站立、行走、转身、跳跃,扁带上的动静之间,掌握着人生超级平衡术。
2020-21年在上海工作的刘衍瑾,期间在身边攀岩队友的带动下,加入了一个扁带小团体,每周末都会到滨江公园玩。逐渐的,他从靠扶着别人行进,到自己摇摇晃晃地摸索找平衡,再到能在扁带上自如平稳行走,他被这项运动彻底点燃了激情。
一位名为“三棵草爬板子”的小红书用户也表示,他之前在匹兹堡的一家攀岩馆内接触了走扁带运动,一开始他完全不敢站,坐在上面放一只脚都不知道怎么找平衡,其他玩家告诉他,慢慢起比一下子站上去难。之后他尝试了几次扶着别人肩膀站上去,刚上去的时候会哇哇叫,但后面终于勉强靠自己站上去了。后来这位玩家发现走扁带运动的玩法还挺多,比如说起步可以坐着站起来,也可以跳上去,行走的话可以转身,也可以倒着走。
李良鹏告诉懒熊体育,在玩法上,扁带运动丰富多样,有距离挑战:选手比拼在规定宽度扁带上行走的距离;有速度挑战:要求选手在最短时间内通过一定长度的扁带。新葡萄娱乐平台还有很多小红书用户提到的“在扁带上飞?”,则属于“花式扁带”范畴。
在小红书上,一些户外运动俱乐部评论称,对于进阶玩家来说,除上述玩法之外运动者还可在扁带上进行各种高难度的动作,扁带将人弹在空中后根据个人能力做出不同难度的动作,以此来保持身体的协调性、力量和稳定性。
“花式动作挑战最为吸睛,选手在扁带上完成弹跳、空翻、转体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,融合了体操、舞蹈、瑜伽等多种元素,观赏性十足。”一位小红书玩家对懒熊体育说。
很多人爱上扁带运动都基于它的这种独特的特点和吸引力。在抖音上,扁带运动的相关视频播放量数以百万计,点赞、评论和分享不断。在微博上,与“扁带运动”相关的话题也引发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讨论。
“锻炼注意力、平衡能力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感知。”刘衍瑾对懒熊体育说,飞盘、橄榄球等运动相对来说都容易上手,而扁带运动入门难。玩扁带运动就像打太极,需要慢悠悠的,不可图快,稳是第一要义,找到身体的平衡点。
对于大多数扁带爱好者来说,扁带运动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和挑战性,满足了人们对自我突破的需求。而目前在部分人群眼中,扁带运动也具备一定的表演性和观赏性。
扁带运动有记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美国。当时,攀岩爱好者Adam Grosowsky和Jeff Ellington无聊时在路边的铁链子上行走,以此来练习协调和平衡。之后,他们运用攀岩技术,将1英寸(25毫米)宽的扁带架设在两个固定点之间,然后在上面行走。就这样,扁带运动诞生了。
这项发源于美国西海岸攀岩群体的户外运动,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,逐渐发展成一项完全独立于攀岩的户外极限运动,被无数的攀岩和非攀岩者所热爱。
“在新西兰,扁带运动受到大学生的喜爱,成为课间热门运动。”刘衍瑾对懒熊体育说。
扁带运动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发展迅猛,拥有众多爱好者和成熟的赛事体系。日本、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发展良好,日本甚至已举办过三届扁带运动亚洲杯,拥有规模庞大的扁带爱好者。
在中国,扁带运动起步较晚,但近年来发展迅猛。据小红上的扁带运动爱好者回忆称,2010年初,一些攀岩者和户外爱好者开始尝试扁带运动,并在互联网上分享运动经验和技巧。而如今玩家们翻倍增长,从人群画像来看,目前国内的扁带运动玩家主要以年轻人为主,尤其是户外运动者群体。
2017年,中国登山协会在广州举办首届“全国扁带公开赛”,为扁带运动在中国的普及打下了基础。此后,全国扁带精英赛、全国扁带锦标赛等赛事接连举办,进一步推动了扁带运动在国内的发展。
全国扁带锦标赛等专业赛事,为扁带运动的发展搭建了平台,基于此,国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扁带选手,如在2024年全国扁带锦标赛中,来自广州的吴垂青获得女子花式冠军,杨坤宇在男子花式组斩获佳绩,武汉选手齐思宇夺得女子速度赛金牌,广州的黄天德获得男子速度赛冠军。
有了优秀选手在业内的效应,扁带运动商业性质的机构开始萌生,一些户外运动俱乐部、体育培训机构开始涉足扁带运动培训和活动组织。比如广州一水扁带体育有限公司,核心业务为扁带俱乐部营销,提供个人和团体项目体验、扁带培训班、亲子扁带活动、扁带节等多种服务和活动。再比如广州大鹏体育俱乐部、浙江神仙居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、众人户外俱乐部等。
然而,目前运营扁带运动的商业机构规模普遍较小,大多处于起步阶段,市场规模也相对有限。
眼下,虽然小红上玩扁带运动的玩家不胜枚举,但扁带运动想要成为大众运动,仍然面临诸多挑战,首先还是普及程度低。
“大多数人对扁带运动闻所未闻,缺乏了解和认知,可能国内玩扁带运动的人也就千人左右。”刘衍瑾对懒熊体育说。
商业运作方面,目前相关赛事和活动较少,而且商业赞助更少,盈利模式不够清晰,商业机构运营压力较大。
另一方面,扁带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,需要专业指导和安全保障措施,这也限制了其推广速度。
刘衍瑾告诉懒熊体育,他之前在上海参加的扁带活动组织,一开始吸引很多游客参与,但后来经常遭到保安管控,以至于微信群里的玩家们天天跟打地下游击战一样,总是得等到保安不出没的时候才能绑上扁带玩一会儿。只要保安一来,他们就赶紧拆除扁带。最后,玩家们只能选择更多在晚上玩。
要突破这些障碍,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,提供安全可靠的培训和指导服务,降低运动风险,但人才培养这对于这种小众运动来说同样是个挑战。
与此同时,扁带运动的知名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,商业机构应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,如与旅游景区合作,开展扁带体验活动,也可与品牌合作,开发相关周边产品等。
李良鹏对懒熊体育说,目前扁带运动的普及,最能想到的,可行的就是向学校迈进,推行中小学生接触这项运动。然后是培训机构,未来随着扁带运动的更加普及,扁带运动的赛事体系也将更加完善,赛事也将更加丰富,也会吸引更多的选手参与。同时,技术创新也将推动扁带材料和装备的进一步升级。
刘衍瑾认为,从扁带运动在新西兰的受欢迎程度来看,随着当下中国年轻人对户外运动的热度不断升温,具有独特魅力与健身价值的扁带运动,仍然有机会吸引更人参与。